近年來,新能源集團深化數字賦能,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排頭兵”作用,踐行使命擔當,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
集團把學習貫徹習近平關于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論述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重要學習內容,先后2次組織黨委理論中心組成員開展專題學習研討。結合《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區國資委相關工作部署,邀請相關專家在新能源大講堂開設專題課程,講意義、講思路、講方法、講成效,教育引導集團上下全面認清數字化轉型蘊含的巨大價值和深刻意義,堅定不移推進數字化轉型各項工作。
深入謀劃統籌,強化工作融合
堅持把推動數字化轉型作為引領主責主業的重要“引擎”,聚焦“新能源+環保”雙主業,加緊謀劃新能源科技產業、生態環保產業兩大數據化平臺建設,切實發揮數據要素在賦能產業增效中的作用。把數字化轉型作為“十四五”期間集團一項重要工作,計劃從基礎信息化建設、數據整合分析與呈現、數據指導決策三個階段推動數字化轉型工作。
各所屬企業充分結合各自業務實際需求,制定出臺務實管用的數字化轉型措施和辦法。立新能源公司對標上市企業要求,制定出臺《數字化轉型推進工作方案》,立志打造全疆最先進的現代化、智能化新能源企業。新能源研究院結合新能源市場需求,研究制定《雙碳與節能數據化AI服務平臺項目建設實施方案》,著力打造移動線上雙碳與節能咨詢+數據監測+交易輔助平臺。晉源公司編制出臺《燃氣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實施計劃》,推動實現管線精細化、實景化的檔案管理模式。
加大基礎投入,強化推進力度
結合企業實際需要,探索開展“互聯網+”載體建設,加大數字化建設投入,推動企業項目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立新能源公司投入750余萬元,上馬集中監控智慧運營中心項目,利用“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等高新科學技術,著力打造一個具備遠程生產調度指揮、集中監控、設備狀態監測、遠程故障診斷、視頻監控、全景展示、生產運營管理等功能的綜合型集中監控智慧運營中心。新能源研究院計劃投資300萬元,開展“雙碳”與節能數據化AI服務平臺一、二、三期建設,讓更多技術人員參與到工程差異化的優化設計、數據庫的維護、市場技術支持、項目開發、研發、培訓、標準制定等高附加值的工作中,增加企業收益率,著力將企業打造成基于數據管理分析基礎上的高端咨詢公司。晉源公司投入50余萬元,自主研發燃氣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系統)項目建設,增設標注燃氣管道以及與之連接的各類設施,場站調壓箱等資源分布,并增加管道級別、產權、管徑、材質、竣工時間等詳細信息,目前初步建立起管網GIS系統,推動了企業管理成本的大幅下降。
堅持應用牽引,強化賦能效應
突出“用”的導向,強化數字賦能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立新能源公司集控中心項目去年12月開始部分場站(風源、立新一、立新二、鄉南電站)試運行工作,截止今年2月已接入風、光場站15座,全面實現了數據精準識別和診斷,降低了對人員經驗的高度依賴,提高了生產運行效率。新能源研究院“雙碳”與節能數據化AI服務模塊(模塊一)正式投入運行,已獲得智能核算核心模塊、方法學設定與配置系統、數據與資料智能學習系統、智能識別系統、資料AI數據處理系統、動態教學參數管理軟件、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平臺、開悟咨詢智慧云平臺8項軟件著作權,順利通過自治區發改委在巴州的試用,成功中標198萬元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動態管理信息系統(二期),計劃面向全疆進行推廣使用。晉源公司GIS系統已節約運營成本約600萬元,進一步促進了生產、安全的科學化、數字化。
今年,新能源集團將持續深入貫徹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和自治區國資委相關工作部署,以建設數字化國企為著力點,持續加大探索與嘗試,切實找準路徑和方法,在更多業務板塊實現數字賦能。